初任校長就職回憶Q&A
蓮花颱風帶來今年的第一場大雨,看雨勢確實不同於來急去快的西北雨,估計今天都能透過窗戶欣賞這風狂雨驟,好雨知時節,有這雨景為伴,正是更新格子的最佳時機,今日就PO它個四、五篇,一筆將欠稿還清(謎之音:怎麼可能)。
上週新任課督振彰、信德學長造訪,交換了一些遴選的訊息,看缺額他們二人暑假都將遴選出任校長,所以話題不免繞著就職典禮前後的一些相關問題打轉,畢竟初任就職典禮一生就這麼一次,以後再遴派其他學校也應沒那閒情逸致或豪情壯志了吧!我答應將經驗為文紀錄,分享給其他即將加入公會的好友參考。(事實上寒假睿瑜及惠敏就為此來校討論過,只是當時並未將之形諸文字,現在想想,對的事一定要即時去做)
問過其他前輩資深校長,究竟何時開始形成辦理就職典禮的風氣?結論莫衷一是,大家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,我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是在十年前的永樂國小。既然無從考究我們就言歸正傳,我就以當時睿瑜校長及惠敏校長與我的問答來呈現吧!
Q:如何選擇遴選之學校
A:先看看自己是否有選擇機會,若有則將學校列個表,將路程遠近、組織氣氛等因素列入加權,多請教前輩校長或當地朋友才能得知目標學校的優劣機威。其實沒有選擇有時反而是最好的選擇,畢竟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,隨緣十方、隨遇而安。
Q:遴選前要不要拜訪目標學校校長及家長會長?
A:要或不要各有擁護者。其實在擔任課督期間夠敏感的話,就能知道任期滿四年、八年之學校,並大約能猜出有意願提調之學校,此時正是名正言順拜訪的好時機,若在第二階段缺額公佈才去拜會目標學校,好像太過刻意了。當然目標學校原本相當熟稔就不在此限。
不建議刻意拜訪的另一原因是:遴選結果公佈有時並非如當初之協商規劃,徒增尷尬。
Q:遴選時委員都問些什麼?
A:1.教育理念
2.目標學校狀況(SWOT)、改善策略
3.想發展何種特色、如何推動XX教育…,甄選時口試的題目
Q:遴選完該如何拜訪初任之學校?
A:親自電話聯繫校長,由校長定個拜會時間,會長部份由校長決定要不要邀請到場(有時校長、會長看法立場不怎麼一致)。建議找個前輩校長或雙方都認識的朋友陪同,可增進會談氣氛之融洽。我雖不是前輩,但您若不嫌棄找我擔任配角的話,小弟也會盡力擔負起綠葉的角色。
Q:遴選完還有哪些事情該做?
A:1.回原校辦理離職及交接手續,感謝原校校長、同仁的栽培及支持,可能也會順帶提及就職時該致贈的禮品,宜盡快確定,因為通常此時距就職典禮通常只剩二週。
2.請初任學校主任吃個飯,了解學校內外狀況,告知是否辦理交接典禮及其形式,沒有原校校長在場的飯局,應該較能敞開心胸一談。
Q:到底是就職典禮或是交接典禮?
A:各縣市不太一樣。有的縣市並未邀請調出或退休校長出席典禮,很清楚就是就職典禮。彰化縣一向新卸任校長都會到場同台演出(卸任校長與原學校已水火不容除外),所以應稱為交接典禮。其實到場來賓應沒有人會計較那塊紅布條寫什麼,但若考量卸任校長排除萬難到場,為表示尊崇實應寫「新卸任校長交接典禮」,這點我自己當時也都疏忽了。
Q:就職典禮的日期如何敲定?需要配合同期校長就職日期嗎?
A:誰都不用配合,配合自己吧!就幾個黃道吉日而已,與前任校長共同有空即可,時間相當急迫,不可能不與同期校長衝突
Q:校長室事先請「高人」來看過嗎?
A:印象所及,幾乎都有,畢竟在此服務少則三年,多則七、八年,不為自己,也應為未來校務順暢,人事和諧著想(這理由夠充份吧)!但請記得,高人很多,要是每個都發表看法的話,可能得加蓋好幾間校長室,或擺設得每日換方位,一切還是得自己做最佳判斷,我是個懶蟲,雖沒專程請誰來看,但有這方面專長的朋友看過也給了不少建議,我僅採取了最經濟及最少變動的原則,不希望因此讓同仁或家長有了壞的印象。
Q:就職典禮印製請帖嗎?
A:可印可不印(什麼答案嘛!真沒誠意)。基於環保,我沒印請柬,另一方面,我習慣以科技產品取代傳統方式,所以我發E-mail,沒mail的打電話,前二天再以簡訊通知親朋好友。有些人我還是發邀請函,諸如鎮長、縣議員等民意代表,書局就有販售萬用邀請卡,使用印表機將內容印出,摺於邀請卡中,可寄出或專人送達。
Q:就職典禮該邀請哪些人?多少人?
A:大哉問。來多少人不是我們能掌握的。我做了一份邀請名單,分類如下:
1. 原任職學校同仁及家長會
2. 初任學校家長會(最近幾任會長親自邀請,委員則由現任會長出面邀請)
3. 師專、校長班、主任班、碩班同學
4. 同區域各校校長
5. 很熟識的各校教師、主任,尤其是曾服務過的學校
6. 督學、局內長官、同仁、對你照顧有加的指導教授
7. 親戚(這部分我沒邀請但父母親已幫你昭告天下了)
8. 其它你曾參加過的各團體成員
9. 檢視花圈、盆栽、紀念品,看你還漏了誰
當初我看了典禮會場,最多容納100人,可是算一下原校及派任學校的同仁、家長,人數就已經直逼這數字,所以校長部份就只邀請同區的校長,後來有學長透過第三者讓我知道怎沒邀請他,所以乾脆還是將不同區但熟識的校長一併邀請,因為人數超過會場負荷,所以加闢茶道及香草茶品嚐區。過程難說圓滿,但盡了力就不用將得失一直放在心上。
Q:就職典禮介紹來賓的方式及先後順序為何?
A:還是自己親自介紹較好。
看過司儀按照簽到簿名條介紹的方式,一來有些來賓根本沒簽到,二來司儀也不清楚這些來賓與您的特殊關係,再來有些來賓簽到後不見人影,所以介紹來賓時零亂且有點冷場。
親自介紹可讓人知道您與這位來賓的特殊情誼,被介紹的人也倍感尊榮,偶而忘了一、二位來賓姓名,就當是幫典禮加些「笑」果。
先介紹局內長官、督學等,其餘來賓(包括議員)則按照座位順序即可,突然走進會場的就先補充介紹,因為不知等會他會坐哪裡。初派學校的家長委員大都不認識,這部分請卸任校長幫忙介紹。最後再問:是否還有哪位好友嘉賓漏了介紹。自然會有人指出那些漏網之魚。
這是初任校長的第一個考試,也是整個典禮最精采有趣的部份,我最喜歡觀察校長在這個程序上的演出。
Q:就職典禮來賓致詞的先後順序為何?
A:除了典禮程序表安排的卸任校長、現任會長以外,其餘來賓大概都是由您邀請上台,不是每個人都會上台致詞,但有些人一定要讓他上台,第一個上台的非處裡長官莫屬,一般而言是督學,接下來鄉鎮首長(不一定會來),議員部分處長指導過我,可依照先來後到順序,也可依照座位順序,我採後者,因有時根本沒注意誰先到會場,或雖早到可能在外面握手寒喧較久才進會場。其餘台上貴賓就按座位順序一一邀請,不要忘了原學校的校長及會長。
Q:就職時該講什麼內容?
A:1.教育理念
2.初任學校歷史沿革
3.自己對初任學校的擘畫及期許
一般而言內容大概如此,若要暨感人肺腑又要精進創新,那非得找宏田校長請益一番,老話一句,找我作陪,包管宏田校長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記得看到宏田校長的通關密語:宏田甜不甜,甜。
Q:就職典禮的餐點以何種形式較佳?
A:當然是推薦歐式自助餐。因為來賓人數無法預估,而且很多校長、來賓通常都得趕場,最後留下來用餐的可能不多,若學校離餐廳不遠,在餐廳用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因為增刪桌次都容易,最不建議的是校內辦桌,桌次不足或多餘都不好處裡。
以上經驗適合彰化縣內參考,出了彰化縣一概不負責,歡迎好友們補充意見。另外如果就職演說需要草稿或大綱,找宏田校長準沒錯,他一定會很樂意幫忙,而且不分縣市。宏田,您說是不是啊?
留言列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