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議題 | 子議題 |
一、現代公民素養培育 | (一)生命與品德教育 (二)人權、性別平等與法治教育 (三)資訊科技與媒體教育 (四)生態與環境教育 (五)安全與防災教育 (六)藝術與美感教育 |
二、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 | (一)教育行政組織再造與人力運用 (二)學校組織再造與人力運用 (三)教育資源籌措與分配 (四)學校教育設施與規劃 |
三、全民運動與健康促進 | (一)精緻體育教學,普及全民運動 (二)充實運動資源,健全體育體制 (三)營造優質環境,保障運動權益 (四)強化競技科研,完備培育機制 (五)增進生活技能,提升健康素養 (六)拓展健康夥伴,深化健康促進 |
四、升學制度與12年國民基本教育 | (一)後期中等學校學區劃分及資源調整與充實 (二)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改進與輔導 (三)大學多元入學方式改進 (四)K-12年課程規劃、教育實驗與生涯輔導 (五)幼兒教育強化與精進 |
五、高等教育類型、功能與發展 | (一)高等教育體系之調適與發展 (二)高等教育機構之自我定位與治理 (三)高等教育與資歷架構 (四)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與合作 (五)高等教育資源分配與機會均等 |
六、多元文化、弱勢關懷與特殊教育 | (一)策進原住民族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(二)擘劃新移民的新教育 (三)建構扶貧與扶弱的教育環境 (四)精進身心障礙教育品質 (五)強化資優教育支援系統 (六)促進特殊教育研究與發展 |
七、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 | (一)孕化教育志業良師,發揚師道文化典範 (二)宏觀發展師資質量,確立師培品保機制 (三)發展師培重點大學,導引創新師培模式 (四)建構充裕公平環境,優化偏鄉教師素質 (五)深耕教師進修機制,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|
八、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 | (一)因應知識經濟發展的學校經營策略 (二)因應知識經濟發展的學生基礎能力 (三)因應知識經濟發展調整學科領域 (四)落實知識加值與產學合作 (五)以成果導向模式提升教學品質 (六)智財管理強化與人才培育 |
九、兩岸與國際教育
| (一)兩岸教育交流品質之強化與提升 (二)境外學生輔導系統之規劃與建置 (三)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機制與資源整合 (四)中小學國際教育之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|
十、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 | (一)完備終身學習體制,促進全民學習參與 (二)精進終身學習行動策略,創建學習社會 (三)強化高齡學習,因應高齡社會來臨 (四)深耕社區學習,提升社區大學功能 (五)擴展成人基本與回流教育,深化關鍵能力與競爭力 (六)加強家庭教育,發揮家庭教育功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