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市準校長陳嚴坤博士突然來了通電話,要我為學生在暑假中的學習活動做個報導記錄,在半夢半醒中我不假思索就答允了,夢醒後我趕緊致電陳博士是否真有此承諾,答案是肯定的。於是後來的三天中我便惶惶終日、食不下嚥了,現在終於交差了,只是過了睡眠時間,恐怕又得啃小說培養瞌睡蟲了!
學習永無終點,暑假更不能讓學習留白。
漫長的暑假,偏鄉的孩子們除了在家看電視、玩電腦外,最常見的就是無所事事的到學校閒晃,家長們雖想為孩子們安排些有意義的假期活動,無奈總是有心無力,於是學校便義無反顧的承擔起這責任。
為了不向家長收費,學期初我們向教育處提出數項活動申請,總計獲得寫作營、探索營、語文讀者劇場三個活動經費挹注,再加上志工媽媽們義務為這些孩子們辦理了親子家事體驗營,於是暑假學習活動,便和著熱鬧的蟬聲展開了。
為了家事體驗營的課程內容,志工媽媽們熱烈地討論了數天,這是她們首次獨挑大樑、粉墨登場,雖然她們看來相當緊張,但因為精密的分工,充分的準備,活動終於在企盼中揭開序幕。
首先芳毅會長指導學生收納,將家中大小不一的垃圾袋瞬間變得整齊服貼,有如上了一堂空間的魔術課程。接下來分組闖關,共分為包水餃、煎荷包蛋、炸薯條、炸豬排等關卡,孩子忐忑的一一通過試煉,驚呼平常覺得吃ㄧ頓飯那麼容易,今日才知一餐飯中包含著多少媽媽的愛。
志工媽媽們另外準備了鵪鶉蛋、布丁、冬瓜茶、玉米濃湯,加上課程中孩子們自家生產的水餃等美食,豐盛程度直逼國宴,這是志工媽媽們教學成功的處女秀。
由於孩子們文化刺激先天上略遜都會學童一籌,雖然同仁們平日致力提倡閱讀寫作,投稿國語日報、人間福報迭有佳績,但深怕二個月假期一過,一切努力又回歸原點,所以特別安排五天的寫作營,重金禮聘國語日報張彩鳳記者擔任講師。
張記者提倡旅遊文學,信奉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的真理,除了指導深入淺出的寫作方法及步驟,又精心規劃了埔里桃米坑深度生態之旅,志工媽媽出動三部休旅車,活動終告成行。
豐富的生活體驗為所有寫作的基礎,張記者沿路為孩子們介紹各種動植物及昆蟲,在草湳溼地的「蜻蜓流籠」我們見證了孩子們過人的勇氣,到了「親水公園」,孩子們更是忘卻所有束縛,一躍化成水中蛟龍,羨煞池邊這些老人家。
探索營是本年度暑假學習活動的重頭戲,土生土長的孩子們,其實與這塊土地的連結相當薄弱,香廷老師辛苦蒐集萬合的老照片,拜訪歷任會長、地方耆老,再由他們口中找到了萬合不為人知的瑰寶。我與會長陪著孩子們一一走過了各景點:木造碾米廠、七十餘歲老樟樹、地方信仰新興宮清水祖師爺廟、金燕副會長家中的麵包樹、相思樹、蘭花楹、黃瓜田、韭菜寮、土地公廟、竹管厝…。相信透過這次探索,孩子們能重新認識在地的人事物,更明瞭自己對這塊土地的責任。
最後壓軸的是英語讀者劇場,由孩子王青珍老師擔綱主秀,她曾指導此項目獲彰化縣獎項,如今功力以臻爐火純青,看她熟練的操作著各項媒體,轉瞬間攫取了孩子們的目光,主宰了孩子們的情緒,教學在她手中如一門藝術般的行雲流水。
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,培養孩子們會生活懂生命,比培養他成為一個會讀書的人還重要。我們在炎炎的夏日,為孩子們編織了一個月的夢,走進孩子的生命,分享他人生中的高低起伏、喜怒哀樂,孩子們經驗了珍貴的學習,身為師長的我們又何嘗不是?